西林县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夏至到,端午来,读古诗词,品旧日时光里的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疗效比较好 https://wapjbk.39.net/yiyuanzaixian/bjzkbdfyy/jzpj/

小时候,端午是从妈妈浸泡糯米时开始的,然后,每天数着妈妈给糯米换水的次数。

直到五月初四的下午,帮妈妈把桌子和小凳放在门前的树荫下,端出泡好的糯米,煮好的苇叶和马连,看着妈妈坐下来开始包粽子,这数着指头盼望的端午节才算到了。

小孩子们按奈不住欢呼雀跃的心情,不停地在妈妈身边跑来跑去。

儿时的端午,是清早醒来一睁眼就看见妈妈给系在手腕上的五彩线,是一出门就看见的大门口挂着的大红葫芦,是门楣上插着的艾蒿和桃枝,是早饭桌上飘着苇叶清香的糯米粽子,是粽子锅里煮的离了皮的红鸡蛋……

在我们国家,端午的起源较早,隔着悠长的旧时光,和我一起读关于端午的古诗词,感受古人的端午情结。

端午门上别艾草

薰风殿阁樱桃节,碧纱窗下沈檀爇。小扇引微凉,悠悠夏日长。野人知趣甚,不向炎凉问。老圃好栽培,菊花五月开。——清.顾太清《菩萨蛮·端午日咏盆中菊》

感悟:夏日悠长,永日熏风,轻轻摇着小扇引得微微凉意。

屋内燃着驱暑的熏香,恰是端午时节,枝头上的樱桃已经红透。

这天是道光十七年五月五日,端午。这天,花盆里绽放的一朵菊花令词人欣喜异常。

本该在秋天绽放的花儿却盛开在夏天,词人的欢欣雀跃之情跃然纸上,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端午。

顾太清原名西林春,她是现代文学界公认的清代第一女词人,代表作《天游阁集》,晚年曾为《红楼梦》写续集,名为《红楼梦影》,计二十四回。

顾太清才貌双绝,她是乾隆帝的曾孙媳——奕绘的侧福晋。

对于顾太清的文学成就,前人曾经这样评价:“八旗论词,男中成容若,女中太清春。”(容若即纳兰容若)

端午时节樱桃红

重五山村好,榴花忽已繁。粽包分两髻,艾束著危冠。旧俗方储药,羸躯亦点丹。日斜吾事毕,一笑向杯盘。——宋.陆游《乙卯重五诗》

感悟:山村五月的端午,榴花璀璨。这天,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,把艾蒿插在高冠上,然后又忙着配药方、储药,为的是保一家老小这一年没病没灾,平安健康。

忙完了这些事情,太阳已西斜,酒菜已备好,一家人坐下来开心地过端午。

闲适惬意的山村风光,淳朴的江南端午风俗,令诗人暂时心生安暖。

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,他念念不忘的是“王师北定中原日”,他的远大抱负是“收拾旧河山”。

所以,整首诗我们虽然看到的是欢乐和闲适,但是这其中却暗藏这诗人的无奈和伤感。

五月榴花耀眼明

深院榴花吐。画帘开、束衣纨扇,午风清暑。儿女纷纷夸结束,新样钗符艾虎。早已有、游人观渡。老大逢场慵作戏,任陌头、年少争旗鼓。溪雨急,浪花舞。(节选)——宋.刘克庄《贺新郎.端午》

感悟:庭院深深,石榴花开始争奇斗艳。端午到,暑热至,画帘,葛衣,绢扇,但得微凉轻轻。

小儿女们穿上了节日的装束,头上插戴着式样新颖的钗符和艾虎。

龙舟赛已经开始了,年轻人聚拢在江边观看龙舟竞渡。

诗人年纪大了,和年轻人的心态不同,不愿前去凑热闹。

可是,虽然他没有身临其境,却能感受到少年摇旗击鼓的热情,江面上龙舟竞渡的热烈。

古人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的,每一个节日都过得充满仪式感,真是足够充实的。

端午佩兰草

轻汗微微透碧纨,明朝端午浴芳兰,流香涨腻满晴川。彩线轻缠红玉臂,小符斜挂绿云鬟。佳人相见一千年。——宋.苏轼《浣溪沙·端午》

感悟:苏轼这首端午是研究端午民风习俗的绝佳教材,隔了千年的光阴,词人依旧让我们感受到了旧日时光里人们欢度端午的热烈氛围。

炎热的夏日,女孩子们穿着碧色的薄稠衣,汗已经将衣服浸透,明日的端午一定要浴兰汤,那天将会有许多人参与,梳洗后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,布满河面。

女孩子们将那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的手臂上,小小的符篆斜挂在云鬓上,此刻,只祈愿和心爱的人天长地久白头偕老地幸福下去。

其实,这也是苏轼和朝云的美好愿望啊。

荷风送香气

荷风送香气,竹露滴清响。夏至到,端午来,不知不觉,一年的光阴就已经过半。

回头看,儿时的端午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,旧时光里的美好和爱依旧暖暖的,伴我一路岁月静好。

如今,虽然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焦急地盼望着过节,可是,对于每一个节日,我依旧像妈妈在时那样,认真的过,充满仪式感地过……

端午包棕子

本文刘玲子candy原创,图片来自网络,谢谢您的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